全國五一勞動獎章——寧夏黨校教授王叢霞
5月8日,下課鈴聲響起。從講臺下來,王叢霞被學員團團圍住不斷提問。王叢霞笑著一一回答,人淡如菊。
2008年,博士畢業的王叢霞,回到自治區黨校,用真摯的心對話生態哲學。“做好科研,既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,又要有捕捉現實問題的能力,還要有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深入基層調研的魄力。”王叢霞說。近些年來,她把生態文明建設這一宏大而復雜的人類課題,從新的視角、實踐維度進行研究,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。2018年,她立項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《西北地區鄉村振興戰略與“生態宜居”問題的哲理研究》,為西北地區科學合理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思路、理念和方法層面的指導。
十多年來,王叢霞以高標準要求自己:“我是一名黨校老師,面對的學員中很多知識閱歷豐富、理論基礎扎實,只有上好課,才能對得起學員寶貴的時間。”每次上課前,她都要事先了解各個班次的學員構成情況,備課過程中,反復打磨課件和講稿,及時把中央和自治區黨委、政府的最新精神融貫在授課內容之中。上課期間,積極回應現實問題,靈活把握上課節奏,有效調動學員參與討論。她還是學校宣講團一員,進農村、進企業、進社區,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等。“我會永記初心,為推進寧夏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貢獻綿薄之力。”王叢霞告訴記者。
——《寧夏日報》5月9日第二版
|